隆公一至五代苏式图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隆公1-5世苏式图:

隆公一至六代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隆一至六世.jpg: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-8-23 12:55:33编辑过]
茂才,又作茂材,是
汉代的一种察举常科,西汉时原作
秀才,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
茂才。茂者,美也。
茂才者,有美才之人也,即优秀人才。明清两代称为
生员。
《汉书》记载,武帝元封五年(公元前106年),因感朝廷里文臣武将缺乏,急须选拔新的人才,乃下诏令各州郡察举吏民中有“茂才异等”之士,举荐给朝廷。开始察举茂才只是特举而非常科。建武十二年(公元36年)光武帝下诏令三公、光禄、御史、州牧等岁举茂才各一人,从此茂才由特举变成了岁举常科,成为仅次于孝廉的一种察举科目。其特点:
第一,举荐者的多重性。西汉时期茂才的举荐者不仅有州,而且还有郡,另外还有派员专举,包括列侯、丞相、光禄、御史、中二千石等等,到东汉,举荐者主要是王公、将军、光禄、司隶,以及各州刺史,与察举孝廉几乎清一色的郡国完全不同。
第二,茂才的组成往往比较复杂,其中既有官员、州郡属吏、孝廉,也有太学生和平民,但以已仕官吏和孝廉为主要来源。这与孝廉多从平民中产生完全不同。从对茂才的任用看,绝大多数茂才担任县令或相当于县令一级的官职,这和孝廉多数仅拜为郎官的使用情况有很大的不同。根据汉制,郎官俸禄三百石。
昭公八子,有四个举茂才,说明家庭教育很好!(其中的“号茂才”和“举卯才”应该都是“举茂才”之误。)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-3-2 12:23:24编辑过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