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谱序
万物本乎天,人本乎祖。凡为人者,皆宜有报本追远之心。即皆宜有敦宗睦族之意。昔周道亲亲生民行韦之诗所由作也。以此推之,合富贵贫贱之家,孰不欲昭穆清支派,明登诸宗卷以传之千百世哉。奈世道有治乱家运有盛衰,至代远年湮,虽侯王君公之苗裔,其谱牒多有失传者,况士庶人乎。今有伍东兄九助重修族谱,问序于余,余考伍氏系古郡安定地楚之公族。受封于何因以为伍为姓焉,春秋时伍举成霸楚之功,伍员定强吴之策,后此若伍乔伍朝伍尚,以及前明之伍文定,其才学功烈皆载在史册,各著品望洵可为伍氏之人杰也。余以此伍氏所出名人质之九助兄,九助兄不敢即以为上世之同宗,亦不敢谓为非同宗。盖上世既已失传,惟以得传者为始祖斯可耳。九助言,自洪洞来至东阿居于窦家营庄,历有年矣,不知始于何代,虽有老谱,尚残缺,十无二三,鼻祖之字讳不得考稽,所得之传之祖有玺长玺久二公,长支于康熙年间迁居本县堂子村,復迁居本县王家坝。二支仍居故土,后五世起公迁阳穀城东王家庄,又随迁者锡福公迁居北海,子者振标公皆出自二支者也。自玺长公相传至今已十世矣。余询其十世之间虽未出顕官名宦,亦能重农崇儒,忠厚传家,是以族中颇有饒裕之家,不乏读书之人。今族众同心修续族谱,是以亦克勉盡报本追远之情,不忘敦宗睦族之意也夫。 东阿县读书村邑庠生刘蘭序賓贤氏拜题 |
二、职表
承修 九方 呈玉 九江 九旷 编次 呈岱 九河 校对 呈申 庆余 熏沐手书 呈筠 |
三、重修谱序
夫重修族谱,因年代较远,老谱缺乏,辈行世次人口众多,族人外迁,如窦家营殿吉祖迁居郓城县师庄王家庄,庆贞兄迁居陶城舖中舖,虽然同姓同宗,都不相矣,视若途人。真乃可惜也。幸有本族九洲九谟等人,倡导大义,慨然兴叹,不辞劳苦,诚心敬意,踵门相告,串通閤族共同商酌,老少赞成,未登谱者完全相应,同姓不婚,清白家风,辈行次第一律分明,出资一事,乐意服从,歎所欣鼓舞,顺利完成,族人嘱我畧述大梗,简述数语以表达本族修谱之心情云爾。 庆升补叙 公元一九八六年正月二十七日 |
四、重修职表
重修 九鼎(豆家营) 九洲 九谟(王家坝) 庆山(师家庄) 昌然 補然(王家庄) 编次 庆猋(王家坝) 庆桂(豆家营) 毓玺(王家坝) 校阅 庆江(豆家营) 庆升 庆会(王家坝) 沐浴手书 庆芬(王家坝) 毓琪 庆安(王家庄)
|
五、聊城伍氏字辈:
一世 | 二世 | 三世 | 四世 | 五世 | 六世 | 七世 | 八世 |
玺 | 贵 | 丕 | 宗 | 伍 | 振 | 殿 | 呈 |
九世 | 十世 | 十一世 | 十二世 | 十三世 | 十四世 | 十五世 | 十六世 |
九 | 庆 | 然 | 毓 | 永 | 传 | 家 | 广 |
十七世 | 十八世 | 十九世 | 二十世 | 卄一世 | 卄二世 | 卄三世 | 卄四世 |
诗 | 书 | 延 | 世 | 长 | 居 | 心 | 怀 |
卄五世 | 卄六世 | 卄七世 | 卄八世 | 卄九世 | 三十世 | 卅一世 | 卅二世 |
清 | 正 | 有 | 德 | 自 | 茂 | 昌 |
|
玺贵丕宗伍 振殿呈九庆 然 毓永传家广 诗书延世长 居心怀清正 有德自茂昌
第五世都是单名吗?
有些族谱把单名一辈写作“伍”字辈。
意思是作为字辈歌的时候,该辈分写作“伍”,即本姓——个别族谱如是写。
字辈往往采用诗歌的形式,讲究押韵。该派字辈似乎应如此排列:
玺;贵丕宗伍振,殿呈九庆然,毓永传家广,诗书延世长,居心怀清正,有德自茂昌。
尾韵为“ang”(an)。
第二世以后可能是“玺”字辈迁来后自定的;
要想通过这种自定字辈查找源流,难度就比较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