伍氏源流网——论坛源流与族譜根支研究 → 伍氏之“伍”的前世今生


  共有11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

主题:伍氏之“伍”的前世今生

帅哥哟,离线,有人找我吗?
伍德强
  1楼 | QQ | 信息 | 搜索 | 邮箱 | 主页 | UC


加好友 发短信 网站站长
等级:管理员 帖子:2587 积分:31113 威望:0 精华:24 注册:2011/7/17 17:26:25
伍氏之“伍”的前世今生  发帖心情 Post By:2025/9/10 16:30:56 [显示全部帖子]

伍氏之“伍”的前世今生

 

《伍氏历史研究》  伍伟潮

 

伍氏之“伍”的前世,是五。伍氏之“五”的前世,是 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(五)。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(五),可追索至上古时代。

 

上古时代,《文子》说:“其民童蒙不知西东,视瞑瞑,行蹎蹎,侗然自得,莫知其所由,浮游泛然,不知所本,罔养不知所如往,当此之时,禽兽虫蛇无不怀其爪牙,藏其螫毒,功揆天地。”

《庄子外篇》说:“夫赫胥氏之时,民居不知所为,行不知所之,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。民能已此矣!”《庄子盗跖》又说:“神农之世,卧则居居,起则于于,民知其母,不知其父,”

《盖庐》话:“苍苍上天,其央安在?洋洋下之,孰知其始?央之所至,孰知其止?天之所夺,孰知其已?祸之所发,孰智知其起?福之所至,孰智知而喜?”

《易传系辞上》云:“古者,包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”

《新论琴道》记载:“起首言道昔神农氏继宓羲而王天下,亦上观法于天,下取法于地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削桐为琴,绳丝为弦,以通神明之德,合天地之和焉。”

始作八卦,中央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(五)。天、地、身、物,
合天地之和,是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(五)。

《白虎通义》记载:“古之人民,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,人民众多,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,分地之利,耒耜,教民农作。神而化之,使民宜之,故谓之神农也。”

《史记天官书》:“曰:自初生民以来,世主曷尝不历日月星辰?”

 

为什么要因天之时?为什么要历日月星辰呢?

因为“天垂象,见吉凶。

天垂什么象?

天垂“分阴阳,建四时,均五行,移节度,定诸纪,皆系於斗。”的北极、北斗七星之象。

《易经系辞上》又云:仰以观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,是故知幽明之故; 原始反终,故知死生之说。”

 

上古,圣人观象于天五纪,日月星辰历,法于地五行,金木水火土,鸟兽之文核心为×(五),取地之宜与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。得出“天数五,地数五”, “五居天中,为生数之主。”的道理,以类万物之情,为华夏文化基因编码,以通神明之德。所以,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(五),是上天的安排,上天早已注定。

《尚书·尧典》记载:“昔在帝尧,聪明文思,光宅天下。将逊于位,让于虞舜,作《尧典》。曰若稽古,帝尧,曰放勋,钦、明、文、思、安安,允恭克让,光被四表,格于上下。克明俊德,以亲九族。九族既睦,平章百姓。
百姓昭明,协和万邦。黎民于变时雍。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民时。分命羲仲,宅嵎夷,曰暘谷。寅宾出日,平秩东作。日中,星鸟,以殷仲春。
厥民析,鸟兽孳尾。申命羲叔,宅南交,曰明都。平秩南讹,敬致。日永,星火,以正仲夏。厥民因,鸟兽希革。分命和仲,宅西,曰昧谷。寅饯纳日,平秩西成。宵中,星虚,以殷仲秋。

厥民夷,鸟兽毛毨。申命和叔,宅朔方,曰幽都。平在朔易。日短,星昴,以正仲冬。厥民隩,鸟兽氄毛。帝曰:咨!汝羲暨和。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闰月定四时,成岁。

四时五行,皆数术,四时五行,人类吉凶的生命线。

《新论道基》:“故曰:张日月,列星辰,序四时,调陰陽,布气治性,次置五行,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陽生雷电,陰成霜雪,养育群生,一茂一亡,润之以风雨,曝之以日光,温之以节气,降之以殒霜,位之以众星,制之以斗衡,苞之以六合 ,罗之以纪纲,改之以灾变,告之以祯祥,动之以生杀,悟之以文章。”

《说文解字序》记载:“文者,物象之本;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。”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(五)字,物象之本

 

伍氏之“伍”的前世,是隶书之“五字。隶书,两汉方兴,由秦古隶演化而来, 古隶之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(五)字,是由小篆演化而来, 小篆末见有“五之字也。

“隶变”,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变化,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,使汉字从古文字阶段进入今文字阶段。

伍氏之“伍”,是隶变结的果。

 

伍氏之“伍”的今生,成长至今大约有一千八百年历史。许慎说文解字,至三国之后,楷书方兴,大写伍字,方兴未艾。夏、商、周,伍字还未出生也,所以甲骨文、金文找不到“伍”字。

小篆由大篆发展而来,大篆之书,周宣王太史籀著之书也,又名籀文,东西周方兴,至秦始皇统一中国,号令“车同轧,书同文,行同伦。”书同文, 统一用小篆也。小篆书之“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(五)字,从二,交叉之形寓意天地在此间交汇,所以许慎的《说文五部》说:“五,五行也。从二。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。

小篆书之“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, 至大篆书之“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, 至金文之“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, 至甲骨文之“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, 至陶刻符之“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,一万年沿续一直沒有变。由此所见, “伍”的前世,是“五;“五”的前世,是“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,正因如此,春秋时代伍氏的祖先伍参,应是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参.png:
伍子胥,应是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伍.jpg: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子.png:
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胥.png:

 

汉《风俗通》注:“南阳五世公为广汉太守,与司徒长史段辽叔同岁。”拾补曰:“五姓,乃五子胥之后。案广韵于五字注云五姓,而于伍字不言姓,故伍参,汉书古今人表作五参,伍员,呂氏春秋异宝篇、抱朴子嘉遁篇作五员,而古今人表作五子胥也。”宋《姓氏急就篇》卷上:“伍氏,亦作五,楚伍参之后有举、奢、尚、员。《汉书古今人表》作五参。《吕氏春秋》作五员。《战国策》作五子胥。”《汉书》古今人表记载:“五子胥。”他们记的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。所记的,也就是伍氏之“五”的今生。

 

我是谁?这是人之为的亘古之问!这是人之觉悟,人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!

了解伍氏之“伍”的前世今生,这是伍氏之为人的觉悟,伍氏之为人的根本所在。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5/9/10 17:01:13编辑过]


伍德强  岭南翰苑房佳山公二十六代裔孙,烈字辈,祖籍:广东台山四

九上坪,现迁居广州。

 回到顶部